“20年的专业品质,2000万妈妈的营养选择,三鹿婴幼儿奶粉,更多三鹿,更多营养。”
这句广告语出现在2006年三鹿奶粉的电视广告中,然而,时至今日再回头看,这些宣传话语竟显得有些讽刺和荒诞。
在2000年后的中国,经济飞速发展,然而许多家庭仍然难以承受进口奶粉的高昂价格。因此,大多数父母在选择婴幼儿奶粉时,仍然会偏向于国产品牌。
三鹿集团深知这一市场需求,于是推出了一款售价仅为18元的奶粉。这一产品迅速在众多家庭中赢得了青睐,成为了许多家长的首选。随着销量的激增,三鹿集团也成功跻身中国大陆本土乳品市场的领导者,长期占据市场份额的第一位。
若按当时的势头发展,三鹿集团本应稳步占据中国奶制品市场的重要地位,但命运却在2008年发生了剧变。
2008年,三鹿奶粉事件爆发,三鹿集团从行业顶端一夜之间跌入深渊,声誉与市场份额皆毁于一旦。
展开剩余90%最为悲痛的,莫过于那些食用了毒奶粉的孩子们。根据统计,至少有30万儿童受害。那么,在事件爆发14年后的今天,这些曾经受害的孩子如今的状况如何?他们是否已经从这场灾难中完全恢复了呢?
“医生!医生!快来看看我的孩子!”
2008年6月,在兰州市解放军第一医院,一对父母急匆匆地抱着他们年幼的孩子赶来。孩子虚弱的哭声渐渐微弱,脸色苍白得可怕,父母的焦虑与恐慌显而易见。
不久后,医生对孩子进行了检查,结果却令所有人震惊——这名不足几个月大的婴儿,竟然得了成年人才能得的肾结石。
更令人不安的是,这种罕见病症并非个例,最近医院接诊的类似病例增多,且症状极为相似。
对于每个家庭而言,孩子的健康无疑是最为重要的。面对年纪尚轻就患上肾结石的事实,所有的父母都无法接受这一令人痛心的事实。
医院相关部门对这种异常情况高度关注,随即上报给有关部门展开调查,誓言为这些陷入困境的家庭找出真相,给父母们一个交代。
经过调查,分析人员发现,这些生病的孩子们有一个共同点,那就是他们都曾食用过三鹿集团旗下的一款婴幼儿奶粉。
调查人员对这款奶粉进行了严格的检测,结果揭示,这款奶粉竟然含有国家禁止添加的有毒物质——三聚氰胺。
三聚氰胺是一种白色的有机化合物,肉眼无法察觉其存在,它外观类似蛋白粉,然而其对人体的危害却极其严重。
当三聚氰胺进入人体后,大部分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肾脏,并在肾脏中无法分解,最终形成结石,导致肾小管堵塞,严重时甚至会引发肾衰竭,危及生命。
更糟糕的是,三聚氰胺不仅对孩子的肾脏造成严重损害,它还会导致孩子营养不良、发育迟缓,甚至可能引发脑部发育异常等长期健康问题。
然而,这种化学物质的添加,却能大幅提高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,这也是不法商家将三聚氰胺加入奶粉中的原因。
它使得质量不合格的奶粉通过了质检部门的检测,从而顺利进入市场,降低了生产成本,最大化了企业的利润。
事件一经曝光,引起了社会的极大震动。公众的愤怒和恐慌情绪在整个社会蔓延。因为,依照当时三鹿奶粉的市场销售量,受害的孩子数量将是一个无法估量的庞大群体。
随着调查的深入,调查人员惊讶地发现,兰州地区仅仅是冰山一角,三鹿奶粉事件已经波及到全国。而且,涉嫌使用三聚氰胺的奶粉品牌,远不止三鹿一家。
最终,受害的婴幼儿数量统计为30万之众!
事件发生后,所有相关产品被迅速召回,以尽可能减轻毒奶粉对公众健康的危害。同时,相关负责人和不法商家纷纷被依法追责,接受社会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。
说起三鹿毒奶粉事件,不能不提起一个人——三鹿集团的董事长田文华。她是这一事件的幕后主使,也可以说是整个事件的罪魁祸首。
田文华曾经是个看起来和蔼可亲的中年女性,然而为了追逐利益,她选择牺牲数万儿童的健康和未来。
田文华出生在石家庄市一个偏远的小山村,家中有七个孩子,她排在第二。
据邻里回忆,田文华自幼聪明好学,成绩优异,是父母口中的“别人家的孩子”。她除了学习优秀外,还非常懂事,经常帮忙干家务,减轻父母的负担。
也正因为这种踏实肯干、懂得感恩的品质,她得到了一个去张家口学习农科的机会,专攻兽医药学。
毕业后,田文华凭借过硬的专业能力进入石家庄牛奶厂工作,而这家牛奶厂正是三鹿集团的前身。
在工作期间,田文华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干,赢得了同事们的高度评价。曾有一位老人回忆道,田文华曾在一次遇到老人家的毛驴生病时,主动上前施救,医治完毛驴后竟然没有收取任何费用,这种大爱无私的行为,让人十分感动。
1983年,凭借卓越的业务表现,田文华被提拔为副厂长。
同年,石家庄牛奶厂获得了国家批准,开始生产“母乳化奶粉”。这也为她后来的事业发展铺平了道路。
到了1987年,田文华顺利成为了厂长,并在之后的岁月里,将工厂的规模不断扩大,产品销量大幅提升。
1993年,三鹿集团在田文华的带领下成功登顶中国奶粉市场销量的冠军,并保持了这一地位长达14年之久。
然而,在三鹿集团快速发展的同时,也埋下了极大的隐患。
三鹿的经营模式一直是“工厂与奶农合作”,即工厂负责购买奶牛,交由奶农养殖,再由奶农将牛奶出售给工厂,这种方式虽然能有效降低成本,但也容易导致产品质量的不可控。
不少奶农为了节省成本,甚至将劣质牛奶混入其中,或者以不合格奶源出售给三鹿。这种情况,随着三鹿与其他奶制品品牌的价格竞争愈加激烈,问题也逐渐加剧。
2008年,三鹿的生产环节开始频繁出现问题,一些奶农发现三聚氰胺能有效提高牛奶的蛋白质含量,便开始非法添加它。
正是从这时起,三鹿集团开始踏上了走向灭亡的道路。
但直到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爆发时,整个社会才意识到这一切的严重性。
三鹿毒奶粉事件的受害者众多,其中最为人们熟知的要属甘肃的孪生兄弟——王鹏与王贺。
这对兄弟来自贫困的岷县,因家境困难且母亲奶水不足,父母选择了当时性价比高的三鹿奶粉喂养孩子。
然而,当孩子们出现症状时,已经食用了七箱奶粉。首先,哥哥王鹏出现了感冒和腹泻症状,父母以为是小病小痛,并未过多在意。
但接下来,王鹏出现了严重的肾结石,甚至不再排尿,腹部肿胀,痛苦不堪。检查结果显示,他的肾脏受到了极大损害,最终需要长期治疗。
随后,弟弟王贺也开始出现类似症状,并且比哥哥更加严重,肾结石已经引发肾衰竭的风险。
尽管经过
发布于:天津市汇盈配资,股票正规配资开户,炒股配资在线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